太乙七十二闭手简介
“太乙七十二闭手”是以擒、拿、封、闭、摔为主要内容的内家拳套路。既有别于外家拳——少林拳、南拳,又有别于内家拳——形意、八卦、太极。它是一个独特、罕见的拳种套路。历史上一直密不外传,所以知者甚少。
“太乙游龙拳”的祖师为明末清初河南的太一道长,因得罪了官府,将“太一道”改名为“太乙道”;“太一功”改为“太乙功”;“太一游龙拳”改为“太乙游龙拳”。太一道长的第七代嫡系弟子承一道长流落到湖南平江,将此拳种传给了我太祖父,并规定:只能单传,宁可失传,不可误传。太祖将此拳种传给了我的老祖父,老祖父又将此拳种传给了我的祖父余韶。我父亲生活在军阀混战的年代,后又移居海外。我自小跟随祖父、母长大,酷爱武术,加之自己的努力,此拳种也就被我传承,又经我几十年的钻研与教学,现已更加完善并传向了世界。
“太乙”即指太乙真人,又称太一真人。史书封禅书载:天神贵者太,道家极其信奉,尊为天皇太乙加以奉祀,尊称为太一救苦天尊。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、黄帝以及后来各个朝代的帝皇都崇拜龙,都以龙体自称。“龙”气势恢弘,天上飞、地上行、水里游,无所不能。 它有强劲的生命力,已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、奋发向上的象征。这个拳种的每个套路习练起来绵绵不断、行云流水、腾云驾雾如龙游太空,故称“太乙游龙拳”。
古代人习惯上喜欢用“三十六”、“七十二”这两个数字。他们认为“九”是最大数,常用“九”的倍数来表示事物内容的丰富与完美。古人有四面八方之说、四象八卦之论,四与九的乘积是三十六,八与九的乘积是七十二。所以道家学说中有“三十六天罡”、“七十二地煞”之述。武当山风景中有“三十六涧”、“七十二峰”之名。武术中有“三十六擒拿”“七十二封闭”之称。在这里“三十六”、“七十二”不是具体的量,仅是个概数和名称。
“闭手”是擒、拿、封、闭四个技击内容的简称。“擒”就是抓住对方的手,进行拧扭或反肢使其被制。“拿”是指尖部扣陷到对方的骨缝中,刺激对方的神经、经络和穴位,使之肢体酸痛、麻木而失控。“封”是我正面对着对方的侧面或背面,处于有利的位置,或者对方手的关键部位被粘靠,腿脚被拴失去攻击能力。“闭”是擒、拿、封综合使用后的结果,对方的肢体被我完全控制后谓之“闭”。“封”是手脚能动而不敢动,“闭”是已经不能动。
武术是武的技术,是健身体育,也是一项古典艺术。尤其是套路的表演,它的运动方式、艺术特点与它的技击内容是一致的。以拳打、脚踢为主要技击手段的外家拳,以快胜慢、以攻为守所以刚猛、快速。以棚、捋、挤、按为主要技击手段的太极拳,以慢胜快、以柔克刚、以守为攻,所以慢速而柔和。而“太乙七十二闭手”它是以擒、拿、封、闭为主要技击内容的拳术,必然又有它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艺术特点。
要擒拿住对方,全靠手的力量去拼死力,那是不行的,那不是技术。“太乙七十二闭手”的技击运作中,有两个重要原则:一是借力,。二是浑然一体。借力即是借用对方的力去打击对方。要借力必须使对方产生与我准备发力的方向相一致的力。同方向的力是在对抗中产生的。如果我擒住对方的手臂需要向外扭,就必须先用暗力向内扭。当他反抗向外扭时,我就跟随他力的方向脆速外扭。在双方合力的作用下,才会将对方大臂外扭至极点,将其制服。我欲将对方推倒,便先将对方往我身边拉,并用膝盖去冲击他的腹部,他必然极力后退,当他出现后退力的时候,我就顺其力向他后方推去,在双方合力的作用下,对方才会重重地向后摔倒。因为要寻找变化,借劲发力,所以套路动作中必然出现一上一下、一左一右、一进一退的运动特点,这就是阴阳。一阴一阳为之道,也就是道的体现。“太乙七十二闭手”在体现古代哲理的同时,也表现出古典艺术多变的动态美和舒展的体态美。
浑然一体即是将自己通身的力量作用到一个点上。我擒住对方的手向外扭,除借用对方的力外,还必须在自身产生一个通体的合力向外扭,要达到这个目的,必须从腿到腰再到手臂,形成一个向外扭去的全身运动,才会产生一个全身向外扭的通体合力。我要向前推,必须蹬腿前跨,身体向前扑去,同时双推掌,才会产生一个从下到上,从内至外的向前合推力。套路演练中,为达到上述要求,每个技击动作必然都是全身的统一运动。由于这个运动特点,也就显示出协调美的艺术特色。
“太乙七十二闭手”运动中的另一个特点是:缠、绕、进、退,绵绵不断,行云流水,而后脆速发力。这个运动特点与擒、拿、封、闭的技击要求是一致的。要擒拿住对方,不是一交手就可做到的,必须在身体的接触,手足的交往中用计使谋、腾挪变化、暗力探测、扑捉战机才可能做到。这个过程必然表现为缠绕进退,绵绵不断的运动特点和艺术特色。一旦机会来临,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,脆速发力。这个发力与前面的动作形成鲜明的对比,既增加了个人的运动兴趣,又增强了套路的观赏性。
“太乙七十二闭手”因为有上述的运动特点与艺术特色,所以也就具有独特的健身效果。随时随刻浑然一体的全身运动使人体的每个关节,每块肌肉都能得到全面锻炼,提高了各个运动器官间的协调性。一上一下、一左一右、一进一退的运动,肢体得到了各个不同方向的拉伸,这样可以预防病理性和衰退性的肢体萎缩。以萎缩了的也可以得到缓解。肢体萎缩可引起气血周流不畅,会压迫神经。这就是老年人腰、背、手、脚局部疼痛的原因所在。
套路演练中变化多,弧度大,绵绵不断,行云流水,这就能有效地提高运动者的心肺功能。它的每一个技击动作的发力,都要求发源於腿,主宰於腰,行於手指。要求腰腹将上下联为一体运动,谓之:处处留心在腰间。这样腰腹运动多,腹肌对内脏的按摩也多,肠胃蠕动加快,内分泌增加,消化功能就能得到极大改善。
我三十多岁时,就患上了心脏病、胃病、高血压,未老先衰。人们议论我,说能活过五十就不错。从那时起,我就开始习练“太乙门”的各项功法和套路,尤其是“太乙七十二闭手”一直习练至今。现在我已是七十多岁的古稀老人,不但病痊愈,还赢得了健康长寿。我的自身经历,便是“太乙七十二闭手”健身、强体的佐证。

 
Copyright © 2020 Qi Dragon® Healing Center Legal Information